在阻碍钢琴发展的所有因素中,最顽固的问题莫过于缺少高品质的琴弦。早期钢琴出现时,当时的工业水平还无法提供真正能满足钢琴琴弦要求的材料。越来越多音乐家认识到此新乐器的潜力,但是琴弦问题却深深地困扰着这些人。
在一些极端的做法中甚至包括将金属锯成细条,再将其锉圆作为琴弦——此过程耗费了巨大的人力,但是结果却令人非常失望。
在克里斯托弗利与巴赫各自作出贡献之后将近一个世纪,德国的铸造厂开始能够通过尺寸日渐变小的孔将铸钢条拉伸为纤细而坚韧的钢线。
1820年之后,技术取得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能生产质量稳定、拉伸强度巨大、粗细统的钢线。制造者还发现,拉伸的过程本身能够使得钢线更坚韧,因此,钢线越细,相对于其横截面而言,其坚韧度就越高。此后,通过穿过宝石,上的孔进行拉伸,钢线的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
然而,钢琴的琴弦制造并不完美。困扰现代钢琴制作与调音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钢琴琴弦的制造上存在缺陷,将会导致“走调”或错拍。有时,调琴师因此需要寻找一条能够产生正确音高的琴弦。所产生的音高是一种轻微的不和谐音,通常发生在两根弦相互作用的时候,两根弦的音有点不相互协调。这真的是非常困难的一项任务。
最常见的原因是略微椭圆的琴弦。随着琴弦振动平面的变化,很难确定所需琴弦的粗细。较粗的琴弦振动速度较慢,因此和较细琴弦相比,其所产生的乐音较为低沉。当有瑕疵的椭圆形琴弦通过较薄的平面振动时,与通过较厚平面振动相比,其产生的乐音较尖锐。这样,一条弦自身表现得好像两条音调不协调的两根弦!